Page 14 - 《美术馆》总第004期
P. 14
美术馆与美术史 | ART HISTORY AND THE MUSEUM
①
人也即对自身、宇宙、自然的观照,使艺术家们得以 ① 总策展人范迪安院长(中)在展览现场
作者简介 ②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展览现场
用艺术思维体察世间万物,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
范迪安
天性的解放。在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亟需精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总
策展人
神还乡的当下,更能够引发对人与自然这一命题的
深省与对话。在生态文明建设、公共环境空间文化
营造被普遍重视的当下,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成
为当代艺术表达的重要维度。 山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和”是其核心理念。它不
单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其内涵也
三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和合。“和”的精神气度将不 具有普世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以“和”为主题,并
同文化之间的博弈乃至对抗转化为文明之间的互鉴 命名为“和动力”,意为在“和”的理念指引下,用当
与共融。当代艺术的发展植根于全球语境的快速更 代艺术的方式,激发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的新力量。
迭,在合作与冲突、容纳与排斥、极化与兼蓄的复杂 双年展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重要的是,她昭示我
情势下,更需要以“和”为共同理想,以内在的和谐 们战胜灾难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支撑外放的力量,使艺术能够弥合文化的分歧,为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总策展人、山东美术馆馆长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文化的基础。正所谓“和 张望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范迪安先生为济南双年展提出了“Harmo-Power”(和
动力)的主旨。初看之下,你或许会发现这两个词似乎
我们身处在一个纷繁的图像时代,真实与虚拟的分
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人们通常认为“和谐”是一种愉
野变得越发模糊,各种艺术形态与样式交缠融合,
悦的感觉,而“力量”则与能量、体力和权力有关。“和
科技进步与材料更新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机遇与
谐”构成了一个既包含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重要术语。
挑战,如此等等都使得我们更加关注重塑传统与关
“力量”亦不被理解为是一种矛盾,而是一种控制的冲
切现实的艺术创造,也希望双年展达成一种面向当
动。这一终极的社会理想,可以在艺术领域中找到。
下、祈望未来的模式。
“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策展人、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馆长
泰丰 · 贝尔京(Tayfun Belgin)
以“和动力”为主题的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正旨在
以创新性的文化观念与学术修辞,跨文化、跨媒介 有时,“Harmony”这个词带着一种悠远而深沉的低
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传统文化与当代创造之间建立 语声,它源于时代的记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山丘。
新的关系,揭示当代艺术观念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 它永远不能被定义为一个整体,但它确实假定了一
联性,发掘中国本土思想对当代世界的普适价值与 种对平衡和智慧的渴望,一种渴望对这个世界(包
文化贡献力,推动中国艺术更好地根植本土,立足 括最坏的和最好的)有更高的理解的精神状态,结
时代,照鉴未来。 合一种能够处理社会在此时此地可能面对的所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