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Q1:《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Q2:新修订的《反垄断法》是如何体现竞争中立,对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
Q3:行业协会是否适用《反垄断法》?
Q4:垄断行为包括哪些类型?
Q5:什么是横向垄断协议?
Q6:什么是纵向垄断协议
Q7:垄断协议的形式包括哪些?
Q8:认定协同行为通常考虑哪些因素?
Q9:哪些经营者可以被认定为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Q10:横向价格垄断协议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
Q11:竞争者之间就产量、销量达成的垄断协议具有哪些表现形式?
Q12:竞争者之间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具有哪些表现形式?
Q13:竞争者之间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垄断协议具有哪些表现形式?
Q14:竞争者之间联合抵制具有哪些表现形式?
Q15:纵向价格限制协议包括哪些表现形式?
Q16:哪些纵向价格限制协议可以不违法?
Q17:经营者不得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哪些组织或帮助?
Q18:行业协会达成的垄断协议包括哪些形式?
Q19:如何举报其他经营者具有垄断协议违法行为?
Q20: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会面临什么处罚后果?
Q21:经营者主动报告其垄断协议行为,是否会减免处罚?
Q22:不同经营者均主动报告其垄断协议行为,先后顺序会产生什么不同后果?
Q23:经营者拒不配合调查,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Q24:如果经营者所达成垄断协议情节特别严重,还会产生什么后果?
Q25:经营者达成的哪些协议不适用《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协议?
Q26: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会构成垄断么?
Q27:什么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行为?
Q28:什么是市场支配地位?
Q29: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否会受到处罚?
Q30:如果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判断依据有哪些?
Q31: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中,如何确定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Q32: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中,如何确定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Q33: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中,如何确定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Q34: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中,如何确定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Q35: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中,如何确定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Q36:如何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中的“不公平高价”或“不公平低价”?
Q37:互联网平台中如何认定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Q38:如何理解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的“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Q39:如何认定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低于成本销售的行为?
Q40:认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时,“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情形通常包括哪些?
Q41: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的情形如何认定?
Q42:“限定交易”的具体行为可能包括哪些?
Q43: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限定交易行为包括哪些?
Q44:如何认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Q45: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如何认定?
Q46: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条件上实行的差别待遇包括哪些?
Q47: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差别待遇的行为有哪些?
Q48:对于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如何向反垄断执法机关进行举报?
Q49: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被调查期间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什么?
Q50: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可能受到的行政处罚
Q51:什么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行为?
Q52:哪些交易类型可能涉及经营者集中申报?
Q53:取得控制权是否必须要求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或有其他的特定持股比例要求?
Q54: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具体会考察哪些标准?
Q55:作为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营业额只是参与集中的经营者一家的营业额吗?
Q56:经营者集中没有达到申报标准,是否就一定不需要进行申报?
Q57:同一企业集团内部的整合重组也需要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吗?
Q58:连续多次进行未达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是否也需要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
Q59:哪个部门负责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
Q60:经营者集中会涉及多家参与主体,具体需要由哪家主体负责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呢?
Q61:经营者在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时,需要自己先对相关市场及市场份额进行界定吗?
Q62:哪些领域的经营者集中会受到重点审查?
Q63: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审查期限大致有多长?
Q64:有哪些案件能作为简易案件申报?
Q65:简易案件的审查程序主要有哪些?
Q66:审查机关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
Q67:经营者集中审查的结果有哪些?
Q68:附加限制性条件包括哪些种类?
Q69: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Q70:上一年度经营者集中审查有哪些新趋势?
Q71:2022年新修改的《反垄断法》在经营者集中方面进行了哪些修改?
Q72:新《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审查程序中新设的停表制度是什么?
Q73: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对涉嫌行政性垄断行为调查程序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新增了哪种制度?
Q74:《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相较于原《暂行规定》进行了那些调整?
Q75: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属于《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吗?
Q76:行政性垄断行为和经济性垄断行为有什么区别?
Q77:反垄断执法机构制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实践状况如何?
Q78:哪些主体可能成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实行主体?
Q79: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Q80: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何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
Q81: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何排斥或者限制经营者参加招标投标以及其
Q82: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何排斥、限制、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外地经营
Q83: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在实践中有哪些表现?
Q84:反垄断执法机构具体是指哪些机构?
Q8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如何进行分工?
Q86:省级以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否能够参与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Q87: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能够发现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Q88:单位和个人如要进行书面举报需要准备何种材料?
Q89: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开展调查?
Q90: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该如何配合执法机构调查工作?
Q91: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可以采取哪些手段以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Q92: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对上级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Q93:如何具体落实与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的约谈?
Q94:行政性垄断行为是否可诉?
Q95:检察机关是否可以对行政性垄断行为提起公益诉讼?
Q96: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何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Q97: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该如何促进公平竞争?
Q98:商业道德的定义和认定标准?
Q99:《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商业道德”如何理解?
Q100:员工跳槽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商业道德”吗?
Q101:企业高薪挖角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商业道德”吗?
Q102:游戏主播跳槽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商业道德”吗?
Q103:商业混淆的定义和保护范围?
Q104:竞争关系是否是不正当行为的要件?竞争关系是否要求为同业竞争关系?
Q105:没有实现量产的阶段成果构成商业秘密吗?
Q106:是否所有的客户名单均可以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Q107:如何认定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中的“不为公众所知悉”?
Q108:合同相对人应承担的保密义务是?
Q109: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价值性、实用性)的举证责任倒置
Q110:外国(地区)的企业名称可以在中国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吗?
Q111:中华老字号企业能否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中华老字号”标识?
Q112:正当使用标识的注意要点
Q113:采用谎称有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情况包括哪些?
Q114:怎样的具体表现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规定的“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Q115:实施虚假宣传有什么法律风险?
Q116:“好评返现”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Q117:遭受他人商业诋毁时,需要固定哪些证据?
Q118:企业向属于最终用户的客户支付返利或提供优惠是否构成商业贿赂?
Q119:供应商向经销商支付返利或提供销售奖励是否构成商业贿赂?
Q120:员工私下行贿企业需要承担责任吗?
Q121:如何认定“大数据杀熟”这种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搜索